【现代警务探索】无人机巡更:城市平安夜的“智能守夜人”
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汇聚,城市渐进梦乡之时,临夏的夜空却有一群特殊的“守护者”正悄然作业,全州36架警用无人机闪耀着警灯,以其独特的视角俯瞰着城市的每个角落,配合10个特巡警街面警务站,彻夜开展巡查守护,成为这道烟火画卷中最令人宽心的平安底色。
今年以来,临夏公安依托现代警务体系建设,不断探索人工智能、无人机等现代化手段在社会面管控、案件预防方面的深度应用,针对夜间11时至凌晨5时治安巡防工作覆盖不全、警力不足等痛点难点,创新开展“无人机巡更”行动,与“亥时守护”行动无缝衔接、互为补益,构建起“地面+空中”的立体化夜间巡防工作体系。该行动开展以来,全州公安机关累计开展无人机夜间巡航700余架次,发现各类风险隐患22处,协助查处治安案件31起,救助醉酒人员16人,找回走失老人和儿童9人,全州夜间警情发案下降4%。
子时(23:00-01:00)
低空巡航稳秩序
子时,正是夜间治安秩序维护的关键期,各县市无人机编队相继起飞,按照预设航线,对中心城区主干道、繁华商圈、夜市摊点、广场公园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低空巡航,并实时将俯瞰影像传回指挥中心,一旦发现人群异常聚集、交通拥堵、突发纠纷等情况,立即调派附近警力前往处置,第一时间将风险遏制在萌芽。同时,充分发挥无人机在宣传引导方面的作用,通过循环播放防拥挤、防踩踏、防诈骗安全知识及文明出行倡议,引导游玩群众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发生过激行为。
“牡丹节”期间,临夏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通过无人机实时回传画面,发现八坊十三巷景区存在人流量过大问题,有拥挤踩踏风险,市局立即指派特警大队、交警大队赶赴现场联合辖区派出所开展疏导分流工作,成功避免了踩踏事件的发生。
丑时(01:00-03:00)
隐患排查防意外
丑时是各类安全隐患易于滋生的时段,街面人流量相对减少,“巡更”行动的重点转向安全隐患的精准排查。无人机灵活穿梭于老旧小区、建筑工地、危化品仓库周边及背街小巷等区域,通过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敏锐感知温度异常点,早期发现火灾隐情;通过高清变焦镜头,仔细检查楼宇外墙脱落、井盖缺失、消防通道堵塞等公共设施安全问题。同时,紧盯水库河道、公园池塘等历年溺水事件易发、高发水域,增加巡航检查频次,严防夜间醉酒人员失足掉落、自杀跳河等事件的发生。
9月9日凌晨1时许,和政县公安局新营派出所在辖区通过无人机开展巡逻时,发现一名老人独自在路边行走,身边无家属陪同,民警带回派出所后确定老人走失,后经户籍查询确认身份并安全送回家中。
寅时(03:00-05:00)
空地联动强打击
针对寅时这一防范力量最薄弱、犯罪活动最猖獗时段,依托无人机静默飞行、隐蔽观察的优势,将无人机巡防深度融入“一站两单元”和“1、3、5”快反机制建设,当发现可疑人员、车辆,尤其是夜间多发的“拉车门”盗窃等案件,立即将精确位置和简要案情同步传输至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和街面巡逻警力,引导地面力量精准合围、迅速抓捕,构建起“空中有眼、地面有拳”的联动打击模式。行动开展以来,全州公安机关共通过空中力量发现夜间“拉车门”盗窃案件9起、打架斗殴案件7起、“飙车炸街”案件14起,驱离夜间街面异常滞留人员12人。
9月9日凌晨,康乐县公安局特警大队骑警中队通过无人机空中调度成功查处一起摩托车“飙车”违法行为。行动中,无人机实时追踪飙车人员轨迹,地面骑警同步开展布控,最终精准实施拦截,抓获违法行为人3名,查扣改装电摩3辆。
守正创新、稳中求进,临夏公安将继续深挖无人机智能感知、立体防控、快速机动等警务实战效能,全力构建“无人机+”警务新模式,不断为平安临夏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供 稿 |临夏州公安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