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警务探索】一核引领全域联动 临夏公安解锁北塬片区“中心所+卫星所”现代警务主防新模式

来源:临夏州公安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4-09 09:36
字号:
收藏

临夏县北塬片区与县城东西相隔、往返近100公里,常住人口16.6万余人,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宗教场所密集、道路交通不便的治安形势复杂区域。“陇南会议”以来,临夏公安抢抓现代警务建设历史机遇,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在北塬片区探索“中心派出所”机制改革,将10个乡镇派出所划为一个警务协作区,明确了地理位置优、整体实力强的土桥派出所作为“中心所”,以“中心所+卫星所”模式探索出一条“一核引领、全域联动”的现代警务基层治理新路径。机制运行以来,北塬片区刑事、治安警情分别下降50%、56%,刑事案件、“盗抢骗”案件破案率分别上升37%、47%,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95%以上,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

优化“一套机制”运行

实现工作体系合成化

立足北塬片区农村派出所占比近九成的现状,破除机制壁垒,全量集成资源手段,通过对不具备标准型“两队一室”条件的农村派出所重组架构、重组工作体系,在保持片区9个派出所机构、编制、职数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建立“中心所+卫星所”两级响应机制,实施区域联合和片区联勤联防警务运行模式,确定土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为“北塬片区警务协作指挥中心”,作为“大脑中枢”承担工作指令下达、警力资源调配、警情监测预警、情报分析研判、应急指挥等职能,其余各派出所作为“卫星所”触角延伸,负责基础管控、矛盾调解、打防管控、服务保障等工作,实现深度融合、高效运转。同时,因情因时动态调整联勤模式,根据不同实战需求,将相邻的2至3个派出所建立“大所带小所”的区域联合协作、片区联防联勤模式,破解了片区警力分散、资源匮乏等瓶颈问题。

“现在,我们真正做到了由‘单打独斗’到‘兵团作战’,由‘物理叠加’到‘化学反应’的高效质变。今年,土桥中心所共处理工作指令200余条,报送情报信息110条,研判案件线索10条,形成重大事件研判报告11份,为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临夏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土桥所所长马全彪介绍道。

强化“一支队伍”治理

实现打防管控精准化

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综合考虑北塬片区治安复杂程度、人口成分多样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一步优化警务机制,整合片区交警、特巡警、刑警和9个派出所警种资源力量,在北塬片区实行“四警合一”警务运行模式,并在土桥所设置集中办案区,统一成立“片区警务队”和“案件打击队”,与片区24名社区网格员、200余名“调解员”“保安员”“义巡队”等群防群治力量互相协作、互相支撑,以基层基础工作为核心、动态巡逻巡防勤务为载体,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和“亥时守护行动”,将治安维护、交通管理、信息收集、安全防范、街面巡逻、打击破案、群众工作等职能融为一体,一队多责、一队多能、一队多用,实现了“一接警情全所响应、一有案件全片联动、一有隐患全域清剿”的高效反应机制,凝聚了最大实战攻坚合力。2024年以来,“案件打击队”累计采集各类基础数据4万余条,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模式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1起,同比增长50%,抓获犯罪嫌疑人73人,同比增长46%,北塬片区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今年2月,北塬片区多个乡镇寺庙财物被盗。土桥派出所立即启动‘一接警情全所响应联动’机制,片区涉案的6个派出所联动开展会商研判、信息采集、视频取证,由中心所统一指挥、各卫星所全员参与,迅速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挽回经济损失1.1万余元”。土桥所民警石新龙说。

深化“一个按键”赋能

实现派出所主防智能化

深入分析基层治理新形势、新动态、新特点,积极探索新技术、新装备、新手段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加快建设“视频监控+预警模型+无人机巡防+综治平台”的智能化基层治理体系。在中心所综合指挥室全量接入辖区18个党政机关、24所中小学幼儿园、21个智慧安防小区、38处宗教场所、394家企事业单位等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并配合无人机巡查、人脸识别、人卡车卡等资源,有效弥补地面巡逻盲区,实现片区“一屏全揽”、空地“一体巡防”,最大限度提升巡逻防控覆盖面和精准度。持续完善重点人员管控平台,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严格落实绿、蓝、黄、红四色风险预警机制,对片区重点人员实现精准管控,对“关注类青少年”实行民警+学校+家长“三位一体”“关爱行动”,坚决做到异能预警、行有所踪、动知去向。深化“警调对接”和“一警情三推送”机制,及时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纠纷类警情全量推送到综治平台和“七彩先锋”平台,并明确专人跟踪处理,建立“发现-处置-销号-回访”闭环处置模式,搭建小而精的“未列管重点人员预警”和“矛盾纠纷突出风险预警”2个实战模型,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3起,确保了“矛盾不上交”。

“此前,我与同村三家人因宅基地和耕地继承问题长期闹矛盾,经村干部多次调解均无果。在土桥派出所民警的大力帮助下,我们就宅基地和耕地继承问题达成一致协议。到现在,民警还不忘跟踪回访,来我们家里掌握情况,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到了心坎上”。土桥镇村民张先生说。

细化“一个中心”统管

实现政务服务集成化

以解决群众身边事为切入口,在土桥“中心所”建设覆盖周边10个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遵循“业务、队伍、场所”三集中原则,精心设置6个业务窗口,深度融合户政、出入境、治安、交管等业务,并创新性地将医保、社保、养老、民政等高频政务服务业务纳入其中,进一步优化完善事项清单和服务指南,明确各项业务的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办理时限等信息,实现“一门多窗、分类办理”,彻底改变以往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问的困境,真正做到“只进一扇门、办结所有事”。

“过去因为路程、程序、手续等各方面原因,办证或处理违章都要到不同地方办理,有时甚至需要两三天时间、花费几百元。现在有了这个便民服务中心,一天内就能办完所有事情,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精力和开销”。莲花镇村民王先生说。北塬片区“大所带小所”警务模式改革,通过机制融合、资源整合、指挥赋能,实现了警力统筹、资源共享、治理协同的系统性变革,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也是公安改革向基层延伸的破题之举。下一步,临夏公安将继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现代警务机制改革,推动警务效能向“新质生产力”跃升,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