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公安文联】国道310旁的守护

来源:临夏州公安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6-30 08:51
字号:
收藏

国道310旁的守护

文/祁国钰 

国道310如一条巨龙,自青海湖中跃出,一路蜿蜒穿行七省天地。它翻越苍茫的青藏高原,掠过雄浑的黄土高原,穿越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与辽阔无垠的华北平原,将龙首探入黄海,贪婪吮吸着海洋浩瀚的气息。而刘集派出所安静地矗立在国道310旁,恰似龙脊上最明亮的金鳞,警徽在国道310刘集段闪着最耀眼的光。

从两省三县交界处的大河家镇向南驱车,不过十余分钟,便能抵达这片令我魂牵梦萦之地。刘集于我,早已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乡镇,它是浸润在记忆深处的第二故乡——小学作文本上书写的梦想,初中操场上的晨读声,还有收到临夏中学录取通知时的欢呼雀跃,都深深嵌入这片土地中。流年似水,转眼间十五载光阴匆匆走过,未曾想我竟会与它断了联系。即便我的文学导师马祖伟先生是刘集乡的人,可直至他退休,我也没去先生居住地刘集乡高李村拜访过。或许是对童年的眷恋,或许是受先生的影响,记忆中刘集乡的一草一木,随着年龄的增加频频在脑海出现。

刘集派出所的院子不大,却透着一种独特的精致与庄重。那座四层小楼,是守护这片土地8个村近两万居民的灯塔。院内,辅警李玉龙和马永才正认真擦拭着那辆五菱牌警车,他们的嬉闹声在宁静的院中回荡着。阳光洒在警车上,红蓝交织的警灯折射出警察的光芒,映照着两位年轻警官朝气蓬勃的面庞。他们清澈明亮的眼神、灿烂的笑容,正是新时代青年最动人的模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石明海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所里的每一位民辅警,他们怀揣理想,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在基层岗位上默默耕耘。

刘集派出所所长胡殿昌是一个不善言表的人。与人交谈时,刀削般的脸庞总是绷得紧紧的,说话时语速很快,棱角分明的下颌线随着喉结的滚动快速起伏。浓密的眉毛下,漆黑的眼睛习惯性垂敛着,带着刑警特有的干练气质。唯有谈及熟悉的事物,他抿紧的嘴唇才会稍稍放松,眉宇间藏着常年办理刑事案件的专注。不过,他再冷峻的面容还是掩饰不了心中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炽热。那年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胡殿昌冲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与誓言。因工作表现突出,他荣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他向我讲述所里的故事,言语间满是自豪与欣慰:“最近破了个案子,压在心里的石头可算落地了。接连两起盗窃案,作案的是同一人,那家伙警惕性高,手段也狡猾。我在刑警队摸爬滚打了9年,要是连这案子都破不了,可真没脸见父老乡亲啊!”言语间,流露出对群众的负责,以及破获案件后的畅快。

正聊着,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地冲进派出所院内。他小手紧紧攥着一个破损的头盔,小脸涨得通红,眼神里满是委屈与焦急:“警察叔叔,我的头盔被人弄坏了!”胡殿昌蹲下身,轻轻摸了摸男孩的头,温和地说:“别着急,慢慢说,你是在哪里发现头盔被弄坏的呀?”小男孩晃着胖乎乎的小手,带着胡殿昌来到街边的商店。幸运的是,商店的监控完整记录下了事情经过——原来是另一个孩子用拳头大的石子砸坏头盔后跑开了。胡殿昌耐心询问,并联系涉事双方家长,得知两个孩子本是好朋友,因打篮球起了口角,一时冲动才发生这样的事。他神情严肃起来,语重心长地对犯错的孩子说:“小朋友,你这样的行为可不对。你们是好朋友,怎么能用这种方式伤害对方呢?现在只是弄坏了头盔,但这种报复心理如果不及时改正,长大以后可能会犯下更大的错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在胡殿昌温和而威严的批评与开导下,孩子红着脸低下了头,主动向小伙伴道歉。看着两个孩子重新搭着肩膀,欢蹦乱跳地跑开,在场的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来,基层派出所的日常就是这般琐碎而温暖。

从大山庄峡奔涌而出的刘集河,在刘集街道西侧遇到薛家铺村时,仿佛被这片土地上的人间温情所感染,也变得温柔了许多,便放缓了脚步,慢悠悠地流淌,诉说着小镇的故事。远眺,远山在此处成了近景;空中的云朵,似乎伸手便可触摸。这充满诗意的地方,每一口呼吸,都裹挟着山野的清新,让人不由自主地卸下大城市的喧嚣与疲惫,陶醉在乡村特有的静谧与安宁之中。在刘集这片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土地上,虽少有惊天大案,但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却需要用爱心化解。胡殿昌所长和他的战友们,就是小镇的守护者,用耐心与智慧,为这片土地注入和谐的力量,让安宁常住街巷,让警徽温暖人间。

文 /作者

祁国钰

祁国钰,临夏州积石山县公安局辅警,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会员,临夏州作家协会会员,临夏州青年讲师团成员,临夏州公安文联理事会理事,积石山县公安文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