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公安文联】大河家,正在向阳而生

来源:临夏州公安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10-01 04:43
字号:
收藏

大河家,正在向阳而生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黄河奔涌,万壑归流。站在高处鸟瞰大河家,忙碌的人群,簇拥的车流,繁华,依旧是主基调。

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一派丰收景象,玉米成熟,瓜果飘香,牛羊肥壮,承载着灾后重生的变迁,寄托着美好生活的期盼。

浓烈秋意下的灾区人民,正在撸起袖子、卷起裤腿,为建设新家园实干、真干、加油干,不断汇聚起重建家园的磅礴伟力。

正在敲击键盘的我,思绪被嘈杂声打断,抬头望向窗外,“抗震前线110”警务室门前悬挂的国旗、警旗映入眼帘,绚丽夺目、迎风飘扬。忽然,我也被带进了6.2级地震救灾的震撼场面,不禁热泪盈眶,也让我终生难忘。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公安机关受命组队赶赴灾区开展救援任务,搜救伤员、转移安置、排查隐患、秩序维护、调解纠纷……,迅速设立“抗震前线110”警务室,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在震区重建家园第一线。在与时间赛跑、严寒搏斗的艰难时刻,我亲眼目睹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救援场景。

特别是救灾初期黄金阶段,战友们顶风冒雪、忍饥挨冻、通宵达旦,穿梭灾区最前沿。“紧急通知:全体迅速集结”、“不好,有情况!帐篷冒浓烟。”“守护群众的安危冷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首责要务。”“不要怕,警察在”“请避让,让救援车先过。”“用力拴紧,帐篷更牢固。”

这些铿锵有力的声音、众志成城的画面,鞭策我执笔为剑,驱使我含泪奔跑,书写救灾一线暖心故事,不断激励我持续迸发能量,不断书写、努力敲击。

那几日,帐篷里、警车上,都是我的‘战场’,边写边改,构思提炼,反复打磨,写一句删一句,写一段改一段,用细微的触角感知灾区现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情绪,也品尝着幕后写作的苦楚。但看到“警察蓝”“志愿红”投身救灾的坚挺身影,想起受灾群众渴望的眼神,我又投入到更加勤勉、热烈地写作中,用文字和镜头呈现救灾的警民故事。

警徽,在抗震救灾中熠熠生辉;警魂,在寒冬奋战中锤炼铸就。不惧严寒,迎难而上,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藏青蓝”的身影,搭建帐篷、发放物资、疏导交通、维持秩序,把平安还给群众,把希望送到一线,厚重的衣帽包裹着脸颊,看不清平日里应有的音容笑貌。灾难面前,每一个挺身而出的“凡人”都是英雄。

“抗震前线110”,犹如一束充满希望的灯光,照亮角落,抚慰心灵,肩负起护航灾后重建平安稳定的首责要务,一面面饱含深情的锦旗、群众信赖的临时党支部、热乎的饺子、帮助群众搬运物资、“爱心食堂”炊烟升、还有群众“有他们在,我们很安心”的暖心话语。在寒冷的冬季,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演绎着同舟共济的力量源泉,书写着每一个支援民辅警的家国情怀。

巍峨的积石雄关,湍急的黄河水撞击着临津古渡遗址的铁索,溅起点点水花……

9月14日,再次来到大河家这片熟悉的土地,闲暇之余,走在繁华的十字街道,路过丰韵的田间地头,与乡亲聊灾后生活、问重建进度、话日子打算,从他们洋溢的笑脸和只言片语中,品味出了治愈、感恩、幸福的味道。

每周五是大河家镇“主麻日”,也是各族群众每周约定俗成的集市,临近中午12点,欢笑声、音乐声、吆喝声、汽鸣声起此彼伏,人群络绎不绝、生意热火,摊主们忙得不亦乐乎,一派热闹景象,久违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抗震前线110”民辅警穿梭集市中,疏导车辆、维持秩序,向群众、商户、摊主发放交通安全、反诈要点提示宣传单,提醒妥善保管随身携带物品,看管好小孩,有序经营,公平买卖。

“抗震前线110”的民辅警换了一批又一批,在繁忙而充实的每一天,警灯闪烁,平安满格,为灾后重建的热烈场面保驾护航。

秋景如画,云淡风柔。机器轰鸣,重卡疾驰,维修加固的房屋改头换面,原址重建的新家拔地而起,大河家镇街道上,两旁的商铺日夜忙碌,测量尺寸、定制门窗、铺设地砖、粉刷墙面……

这里的人们质朴、纯粹,激励我用朴素的文字记录它的社情民风,希望能驱散忧愁,温暖人心。待到山花烂漫时,再来寻觅它的妩媚粉黛。

夜晚,一轮明月高挂空中,夜巡民警悄然走过,与秋夜交相辉映,一派寂静安宁的景象。

大河家,这个黄河环绕的古镇,填补了地震裂痕,翻过了艰难困苦,走出了严寒阴霾,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正以不屈不服的姿态重生蜕变、向阳生长,必将以坚韧不拔的骨气矗立在世人面前。

文/作者

姚文全

临夏州永靖县公安局二级警员,通讯、诗歌、消息、散文见于《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新华网》等报刊杂志网站。2022年3月3日,在《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第八届(2021年度)通讯员推选活动中,荣获“2021年度影响力个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