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在线】这种交通安全宣传方式很哇塞!
为全力筑牢暑期道路交通安全防线,康乐县公安局以交通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创新构建"全领域覆盖、全链条联动、全场景渗透"宣传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城乡宣传同频共振、警民互动双向发力,推动交通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为整治行动注入强劲动能。
针对农村地区电动车无证驾驶、违法载人、不戴头盔等突出安全隐患,制作3000份《康乐县公安局关于依法从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通告》和《电动车安全出行倡议书》,在辖区各村委会、广场、集市路口、景区门口等人流密集场所进行集中张贴,扩大宣传覆盖面;社区民警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将电子版通告通过"村社微信群+村民知情大会"双渠道推送,既实现了"指尖上的宣传",又确保宣传效果,真正让交通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全力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为电动车粘贴一张"禁止载人"标识,发放一份安全宣传单,开展一次警示教育。通过联合村干部开设交通安全课堂,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等一系列举措,真正实现了交通安全宣传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让每份通告和倡议书都发挥出应有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一方面,制作"交通安全微课堂"系列短视频进行传播,另一方面,运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喊话",形成"地面巡查+空中督导"的立体管控模式。结合“美丽乡村行”活动,带着本地事故案例展板走进各乡村,通过现场演示讲解佩戴头盔的正确方法,不戴头盔、违法载人等行为的严重后果,让警示教育更具代入感。
在重点人群宣传方面,采取"分众化"策略。对老年人开展"方言课堂",用接地气的语言讲解安全知识;对学生群体组织"小手拉大手"活动,将交通安全知识进一步传播;对货运司机进行"面对面"警示教育;针对工程车辆、企业车辆驾驶人等重点群体,组织宣传民警走进商汞站、公交站、出租车公司等场所,结合职业特点开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警示教育,这种"量体裁衣"式的宣传方式,有效提升了不同群体的接受度和参与度,进一步增强驾驶人安全意识和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