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动先后顺序你知道吗?|雨天骑行
摩托车
车身轻、轮胎接地面积小
雨天行驶时
轮胎与路面摩擦力低
可有部分骑手
遇到突发状况只会急刹
结果在湿滑路面上车身失去平衡
其实
雨天摩托车制动
有个关键的“先后顺序”
掌握了就能大幅降低出行风险
雨天乱刹有多险?
这些危害要警惕
急捏前刹导致瞬间失控:前刹负责大部分的制动力,但雨天路面湿滑时,急捏前刹会导致前轮瞬间抱死,轮胎与地面失去滚动摩擦,会导致侧滑甩尾,骑手极易被甩出车身。
前后刹同时猛踩导致重心失衡:前后刹同时用力,会使车身重心急剧前移,后轮附着力骤降,轻则打滑摆尾,重则整车侧翻,尤其在弯道或积水路段,后果更严重。
刹车过急导致反应滞后:湿滑路面刹车距离比干燥时增加,若不控制力度和顺序,即使发现危险也难以及时停下,极易追尾或撞向路侧障碍物。
雨天制动正确操作
“先后刹、再点刹前刹”
01
轻捏后刹,稳住车身
遇情况需制动时,先缓慢捏动后刹,利用后轮制动产生的阻力降低车速。此时车身重心后移,轮胎与地面附着力相对稳定,可以避免因急刹导致后轮打滑。
02
轻点前刹,逐步加力
后刹制动后,再用手指轻点前刹(力度循序渐进,切勿一次性捏死),通过“点刹”(捏一下松一下)控制前刹力度,既利用前刹的制动力,又防止前轮抱死。
03
减速优先,避免急刹
雨天制动的核心是“提前预判、缓慢减速”:看到路口、行人或前车减速时,提前开始轻踩后刹,预留足够制动距离。
这些细节助你雨天骑行更安全
轮胎检查:确保轮胎花纹深度达标,花纹过浅会严重影响排水性,加剧打滑风险。
车速控制:雨天限速行驶,经过积水路段、弯道时,车速降至30公里/小时以下,遇路口提前减速至能随时停车的状态。
车身姿态:制动时保持身体直立,不要前倾或后仰,双手轻握车把,避免因重心偏移导致车辆失控。
摩托车雨天制动
考验的不仅是技术
更是对细节的把控
每一次规范操作
都是对自身及他人安全的
最好守护
雨天出行
慢一点、稳一点
平安才能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