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靖公安精耕“护芪警务”守护丰收季

来源:临夏州公安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1-11 03:59
字号:
收藏

11月10日,《法治日报》07综合版面刊发文章《甘肃永靖公安精耕“护芪警务”守护丰收季》,现予以转载。

□ 本报记者  赵志锋

□ 本报通讯员   姚文全  刘明华 

 霜降过后,甘肃省永靖县红泉镇的层层梯田上,迎来黄芪采挖季。田间地头,除了浓郁的药材芬芳,还有一抹让人心安的“警察蓝”——永靖县公安局红泉派出所的民辅警及时开启“护芪模式”,为平安采收护航。  

“大家辛苦挣来的钱,一定要保管好。”“遇到陌生电话高价收购药材,千万要警惕,有问题记得第一时间报警。”11月4日,带队巡逻的红泉派出所所长孔安定在田埂边向药农一一叮嘱。  

红泉镇地处山区,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优越,孕育出的黄芪品质出众。连绵的梯田间,药农忙着分拣、收拢、装车,一辆辆农用车满载黄芪运往加工厂房。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了50多亩黄芪,预计能收入30余万元。”红泉镇红泉村黄芪种植加工合作社负责人齐发举介绍说。  

为保障黄芪采收工作顺利推进,红泉派出所紧扣农时农事,精耕“护芪警务”机制,通过拧紧纠纷“调解阀”、织密交通“管控网”、筑牢反诈“防护墙”等举措,全力守护丰收季。  

红泉派出所成立两支“护芪小分队”,由所长孔安定和教导员魁鹏分别带队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交通疏导、矛盾化解与安全宣传,确保“根根黄芪平安归仓”。  

孔安定介绍,红泉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定期走进村庄院落、田间地头,与农户聊收成、话安全、听民情,力争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处置在萌芽”,持续营造安全、有序的“护芪”采收环境。  针对可能出现的“黄芪入股”“高价收购”“药材理财”等涉农电信网络诈骗,红泉派出所深入开展“美丽乡村行·民警护‘芪’安”宣讲活动,组织警力进驻加工点和销售站,利用农闲时间与药农面对面交流,讲解防盗防骗知识,提升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每年看到黄芪丰收,药农高兴,我们也特别有成就感!”红泉派出所副所长杨百岁介绍说,为确保黄芪运输畅通安全,派出所采取“动态巡逻+定点执勤”相结合的方式,在重点路段设置检查点,严查超载、不戴头盔、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做到“平安出行、颗粒归仓”。

来 源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