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守护】和政公安“矛盾调解”真的有一手!

来源:临夏州公安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7-15 08:53
字号:
收藏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不然我们还要因为这点小事吵下去,不但影响心情,还要耽搁行程。”7月2日下午,临夏州和政县松鸣岩景区骑马场内,一名游客紧握民警马永杰的手,连声致谢。十分钟前,他因骑马费用问题与马主争执不下,双方情绪激动险些动手。接到报警后,和政县公安局吊滩派出所立即处警赶到现场,通过依法、依理、依情的耐心调解,不到半小时就使双方达成和解。这个看似普通的调解场景,正是和政县公安局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和政县公安局紧紧围绕省州公安机关部署要求,以“守正、创新、深耕、善治”为工作航向,纵深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创新“警格+网格”融合治理模式,聚焦“办小案、化纠纷、降发案、防命案”,全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激活了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密码”。

守正筑基 风险防控更严密

7月8日上午,吊滩派出所民警马晓晨和辅警邓建在狼土泉村走访时,发现村民王某与周某因药材种植引发激烈争吵。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马晓晨立即启动风险干预机制,由派出所牵头,联合村委会、司法所工作人员成立调解小组,共同参与调解。调解小组采取“情感疏导+法律宣讲”的工作方法,经过数小时的反复调解,王某与周某二人在调解协议上按下手印,双方握手言和。这场可能升级的纠纷,在调解小组的努力下,被彻底化解。

今年以来,和政县公安局以“千警进万家”活动为抓手,推动警力下沉至社区网格。民警联合网格员建立“入户访查+大数据研判”双轮机制,对婚恋纠纷、邻里矛盾等实施“红黄蓝”三色分级管理。截至目前,累计走访群众1.2万人次、企业单位80家,确保矛盾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管控,织就了一张全域覆盖的风险防控网。

创新驱动 多元共治聚合力

今年2月24日,新营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马某报警称,家中羊圈20只羊被犬咬伤,请求帮助。经了解,该犬系新庄乡槐庄村杨某所养,为防止矛盾激化,新营派出所启动“警格+网格”联动机制,联合司法所、村干部仅用4小时促成赔偿协议,避免矛盾升级。

这一案例背后,是和政公安构建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该中心创新推行“线上+线下”双轨调解模式,将“枫桥经验”融入治理全流程。自中心运行以来,累计受理矛盾404起,成功化解325起,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村)、矛盾就地化解”。

深耕细作 平安根基更稳固 

梁家寺乡大何家村洒氏两兄弟因宅基地问题多年来发生矛盾纠纷,亲戚和村委会多次调解均无果。得知线索后,梁家寺派出所民警实地走访了兄弟二人及周围群众,了解矛盾根源,最终于4月11日促成双方达成和解。该起矛盾纠纷化解后,梁家寺派出所民警每月定期回访,持续跟踪土地界限划分进展。这种“调解—回访—巩固”的全周期管理,已成为和政公安的标准动作。

通过智慧警务平台,对高频共性问题实施动态预警,反向优化前端预防,累计回访当事人916名,有效巩固了调解成效,夯实了平安稳定链条。今年1至5月,全县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1.5%,破案率同比上升17%,呈现出“发案降、破案升”的良好态势。

善治赋能法治理念入人心

“同学们,如果有人约你去河边游泳,你会怎么办?”7月3日上午10点,罗家集小学“放假第一课”正在进行。罗家集派出所的法治副校长张志强刚抛出问题,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打电话报警!”“告诉班主任!”这场互动式法治课,正是和政县公安局暑期“放假第一课”活动的生动缩影。

“遛狗不拴绳违法吗?”“彩礼纠纷怎么处理?”5月21日,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城关派出所民警深入街道社区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婚姻家庭纠纷、合同履行进行普法宣传。

这种“接地气”的宣传,今年已开展80余场,覆盖全县6万余人次,有效增强了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意识,预防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厚植了法治新风尚。

从景区调解到田间普法,从数据预警到多元共治,和政公安以“守正、创新、深耕、善治”为笔,绘就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画卷,基层治理的“平安密码”正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