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报|“流动警校”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临夏州公安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7-04 09:04
字号:
收藏

7月2日,《人民公安报》07版科所队刊发永靖公安工作,全文如下:

□本报记者闫振宙 通讯员 姚文全

“骗子套取信息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6月23日,一场法治安全教育课后,甘肃省永靖县移民小学五年级学生李栋婷说。来自永靖县公安局太极派出所的“流动警校”法治副校长把真实电信网络诈骗案例改编成生动小故事,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分析诈骗手段,让学校师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了防诈技巧。

今年以来,太极派出所把公安机关的专业优势与教育部门的组织优势相结合,打造“流动警校”这一载体,推动警务教学化、防范课程化、宣传场景化。

针对青少年群体自我防范意识弱的特点,太极派出所推动“流动警校”进校园常态化、持续化。他们围绕防溺水、防电诈等主题,制作系列法治短视频,通过案例剖析、情景模拟、应急演练等互动式宣传,为学生们送上“法治礼包”,从源头上筑牢平安校园“防护网”。他们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场所开展排查,对存在的隐患问题,各部门按职能督促整改、明确时限,消除各类不安全苗头。今年以来,共整改安全隐患12处,涉校警情数同比下降35%。

6月23日上午,太极派出所社区民警祁发霞拿着自制的《民警反诈警示录》,用当地方言给群众讲解防范电诈方法。“祁警官讲的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事,听得懂、记得住。”居民李阿姨说。

太极派出所建立“警社联动”机制,在居民小区开设“平安微课堂”,按季度更新宣传内容。他们针对高发诈骗类型制作案例手册,推广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今年以来,辖区电诈发案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2%。他们对养老院、社会服务中心实行“1警+2网格员”结对服务,开展“反诈敬老行”专项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们揭露“保健品骗局”“冒充公检法诈骗”等常见套路,提醒老人遇事多与子女、民警、社区联系,避免财产损失。他们创新“亲情连线”服务,帮助老人与子女视频核实信息,阻断诈骗风险。

“感觉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安全顾问。”社区居民马先生道出了“流动警校”带来的改变。通过把专业的安全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的实用技能,太极派出所不仅提升了辖区群众安全防范能力,更拉近了警民关系。

“我们不仅要当好后盾,更要做好平安前哨,让安全防范深入人心。”太极派出所所长常全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