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守护】买家巷派出所:深耕基层办实事守护平安暖民心

2025年以来,广河县公安局买家巷派出所始终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坐标,围绕便民服务、治安防控、基层治理、交通整治等核心领域精准发力,以实打实的举措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用坚守与担当筑牢辖区平安防线,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基层治理答卷。
便民服务“走心”:3727笔业务零差评,特殊群体有“专属温度”
“以前办户籍要跑两三趟,现在一次就搞定,民警还主动提醒注意事项,太省心了!”提及派出所的服务变化,辖区居民马女士赞不绝口。为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买家巷派出所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推行“一次性告知”“预约服务”等机制,截至目前,累计办理户籍业务3727笔,群众满意度实现100%。

在“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中,民警们不仅建起了辖区居民“信息台账”,更将服务延伸到特殊群体身边。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行动不便的实际,他们主动上门提供办证、政策咨询等服务27次,把“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用细节温暖了民心。
治安防控“硬核”:破获案件31起、抓逃14人,“一标三实”成实战利器
“一标三实”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为基层警务构建起“动态更新、精准鲜活”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买家巷派出所累计采集完善47695条“一标三实”信息,相当于为辖区绘制了一张“全息民生地图”——小到每一户居民的居住情况、特殊需求,大到每一家单位的位置、经营范围,都能在数据库中清晰查询。

依托这一数据库,不仅帮助找回走失人员17名,还为外县市警方提供逃犯线索9条,协助抓获网上逃犯14名。在案件打击方面,买家巷派出所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共侦破刑事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查处治安案件23起、处理违法人员27名,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预防警务”与“主动警务”在辖区落地生根。民警每周开展夜间巡逻不少于4次,警车、警力覆盖所有村组,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巡逻频次加倍,见警率、管事率的提升,让夜间盗窃、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不敢露头”。
矛盾化解“接地气”:71起纠纷全化解,“田间调解室”解农忧
“多亏民警在地头帮我们评理,不然秋收都要受影响!”
今年秋收季,辖区两户村民因耕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派出所“田间调解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水渠旁、晒场上摆事实、讲政策,最终促成双方和解。针对秋收季矛盾多与土地、农事相关的特点,该所推出“田间调解”模式,将调解室搬到田间地头,让矛盾在农活间隙高效化解。

不仅如此,买家巷派出所构建“派出所+镇政府+村委会”联动调解机制,联合镇干部、村干部、调解员组成“矛盾化解专班”,主动排查邻里纠纷、劳资矛盾、家庭问题,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1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辖区和谐稳定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交通治理“精准”+重点防控“不缺位”,安全防线全方位筑牢
针对辖区街道乱停乱放、非机动车不戴头盔等交通乱象,派出所联合交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常态化执法+宣传引导”双管齐下,不仅查处了一批交通违法行为,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如今辖区街道通行有序,居民出行更安心。

在校园安全与节假日防控上,派出所同样“不缺位”。每日上下学时段,广河县四中、买家巷小学等5所学校门口,都有民警值守“护学岗”,维护秩序、宣讲安全知识,成为学生们的“安全守护神”;节假日期间,民警采取车巡+步巡结合的方式,对街道、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巡逻120余次,及时处置突发情况54起,确保群众平安过节。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买家巷派出所所长表示,将继续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在便民服务上再提质、在治安防控上再发力、在基层治理上再创新,以更扎实的工作守护辖区平安,让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