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守护】忙、乱、杂,却始终在线!——广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的24小时

来源:临夏州公安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1-10 04:33
字号:
收藏


【编者按】今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5周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省厅政治部组织全省公安机关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强化宣传力度。为充分展示临夏州公安机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和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有力成果,教育引导全州公安机关广大民辅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临夏公安新媒体在已开设“阳光下的守护”专栏的基础上,推出系列采写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025年10月29日清晨,广河县城关镇。

这个下辖9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面积58.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53682人的派出所,终于短暂告别了喧嚣。

这里是广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让我们跟随宣传民辅警的脚步,感受城关派出所“忙、乱、杂”的工作日常。

清晨:忙碌的一天从“盘活儿”开始

早上8:30,城关派出所的晨会照常开始,所长沙玉平正通报昨日警情:“接警13起,其中11起为纠纷求助与民生小案,重点区域已巡逻、3起矛盾纠纷后续跟进、户籍窗口常态化开展服务。”

所长沙玉平安排着新一天的工作任务,对昨日24小时值班组民辅警工作情况进行小结,并给新一轮值班组民辅警交代工作任务,而社区警务民警马秀花、马旭枫已经开始整理内务,打扫着办公室。

早上9点,夜班的民辅警交接完工作事项,熬了一夜的他们终于迎来了休息时间。

今日当班的值班组民辅警则整理着单警装备——手铐、警棍、强光手电、执法记录仪,这些重达3公斤的装备将陪伴他们今日一整天。

接警:电话铃响,就是出发的号角

看起来很小的事儿,却是每个报警人心中的大事儿,也是派出所出警占比最多的事儿。

上午9点,县局情指中心接警员小胡发出派警指令:“您好,城关派出所。某小区门口一辆电动车、几只羊腿被盗。请出警。”

值班所民辅警6人迅速出发,3分钟内抵达现场。

“我这电动车可不能丢啊,平时买菜、接送孙子上下学都用它,我老了,可走不动,你们一定得帮我找到它。”报警的张大爷说道。

“我那羊腿刚挂出来就丢了。”报警的饭馆老板焦急地说道。

城关派出所辅警马吉海详细记录着车辆特征、被盗时间等情况,副所长马骋跟其他值班组人员则立即调取周边监控,并进行综合研判,锁定可疑人员,分头寻找,直至找回丢失物品时已临近中午。

“这一早上的时间,都围着找羊腿了。”大家相互打趣着。

一上午的时间里,他们处理最多的反而是群众常遇到的事:醉酒后丢了钱包,某某家的羊不见了,两邻居因为小事开始吵架了……

其实,公安基层工作也正如他们展现的一样,只要群众的利益受到半点损害,基层民辅警都要尽心尽力去挽回。在一次次报警人急切的声音和民警们快速出警中,他们守护着烟火寻常、万家平安。

下午4点,有群众报警称在网上买东西被骗了1000元。城关派出所值班组人员一边详细记录具体情况,一边又趁机给围观的左邻右舍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常识。

“根据近期数据,网络诈骗和盗窃类警情较为高发。你们一定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啊。”民警马小龙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念叨着。

这样的民生小案,占据了城关派出所大部分警情,每起小案都关乎百姓切身利益。据统计,今年以来,城关派出所共接处警1779起,其中破获刑事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人;查处行政案件47起,处理违法人员78人;摸排调处矛盾纠纷150余起……

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正是城关派出所民辅警日复一日的辛勤坚守与付出。

辖区:双脚丈量平安,从街头巷尾到百姓心头

“日均两万起步”——这就是城关派出所民辅警的日常。

除了响应警情,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下沉辖区。基层派出所民辅警的工作状态,更像是“在路上”。

上午10点,城关派出所副所长马永平开始了一天走访。他先回访了上周被骗的独居老人,帮他检查手机是否安装反诈APP,将自己的电话号码输入到独居老人手机中最显眼的地方,临走时又提醒老人晚上关好门窗,有事直接给他打电话,离开后便又到片区挨家挨户进行身份信息核查登记。

“公安基层工作靠的就是一张‘熟脸’和一双‘铁脚板’。”副所马永平边说边检查群众家中的燃气煤气,发现巷道有杂物堆积后,便会立即联系户主一起整理收拾。

下午3点,马永平一组人又对辖区宾馆、台球馆等重点场所开展日常检查。“娱乐场所定点关门,请早些回家,酒后不要开车。”检查中,民警不忘提醒顾客。

近年来,城关派出所持续深化立体化巡防体系建设,联合小区组建联防联控队伍,建立起全天候、高频率、全覆盖的治安“大巡防”工作模式。在他们的工作日志上,记满的是辖区户数、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哪一户是矛盾纠纷,原因是什么,处理进度······

这些细致翔实的数据,将他们每日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汇聚成了辖区平安最为厚实的基础。

深夜:红蓝警灯是最安心的“守望”

华灯初上,夜间的巡逻防控更加密集。警车在主干道匀速行驶,红蓝警灯闪烁,便是群众心中最温暖的“平安灯”。

晚上10点,城市的喧嚣逐渐褪去,派出所的工作却并未停歇。值班组民辅警开始了漫漫长夜的守望。

“马所,篮球公园里面有孩童走丢,请立即出警。”值班人员立即赶往现场,辅警小马一边安抚孩子,给他买来零食,一边将情况反馈给情指中心,并通过社区微信群发布寻人信息,尽快帮丢失小孩找寻父母。

可警情就是,一桩未停、另一桩又起。“值班组人员,有群众举报某KTV有噪音扰民现象。”

民警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对KTV负责人进行告诫,要求其立即降低音量,避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

新的报警电话又响起——“某小区夫妻闹矛盾,邻居报警。”

白天的他们整理案卷、录入信息、宣传走访,夜班的他们亮灯巡逻、随时出警、守望相助,对他们而言最大的欣慰可能不是处理了多少警情,而是一夜无事,辖区平安。

10月29日的24小时里,他们处置了19起警情,调解了3起纠纷,步行已超过2万步,这就是派出所平凡而又忙碌的一天。

二十四小时的轮回,守护从未间断。在城关派出所,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更多的是“鸡毛蒜皮”。这平凡琐碎的一天,构成了基层社会治理最真实的肌理,这里的每一位民辅警,在家长里短和即时响应的警情中,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编织着辖区安宁的防护网,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守望者,更是那个点亮万家灯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