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守护】为这样的派出所点赞!

来源:临夏州公安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22 09:14
字号:
收藏


【编者按】今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5周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省厅政治部组织全省公安机关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强化宣传力度。为充分展示临夏州公安机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和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有力成果,教育引导全州公安机关广大民辅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临夏公安新媒体在已开设“阳光下的守护”专栏的基础上,推出系列采写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快、快、快!”时间就是生命,警车秒变救护车,一路鸣笛飞奔抵达医院,喝农药的男子有救了!

今年3月初,康乐县公安局附城派出所接到一起男子喝农药轻生的警情,所内民辅警30分钟内完成定位、搜寻、送医全链条救援,在黄金抢救时间内,将男子从死亡边缘拉回。

近年来,康乐县公安局附城派出所始终坚守为民初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派出所主防职能,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措施,全力构建基础警务新模式,以实际行动筑牢社会基层治理的坚实防线。

四级调解”很“专”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附城派出所教导员马致德深有感触地说道:“公安派出所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必须躬身入局,不断探索创新,主动适应社会矛盾新变化、群众需求新期待,才能成为人民群众最坚实的依靠。”

2025年6月,面对辖区两户村民因地界不清引发的激烈冲突,附城派出所联合乡镇村干部,经过数小时情、理、法并重的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公平兑换土地并签订协议,将一场可能升级的邻里纠纷圆满化解在基层。前不久,辖区某学校周边,几名未成年人因日常琐事发生肢体冲突。接警后,附城派出所立即启动“柔性调解”机制,以“倾听者”姿态耐心梳理事件脉络,精准定位矛盾根源。同时从法律责任、社会危害及家庭伦理等多维度,对涉事未成年人及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和劝说,引导他们正视自身错误,最终矛盾得以化解。

今年以来,附城派出所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以社区民警、镇综治中心、乡镇司法所、村委会“四级调解”模式为主,推行派出所与司法所、村委会联调,实现治安调解、司法调解无缝衔接;建立回访制度,定期了解当事人的后续情况,确保矛盾不反弹。2025年以来,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194起,警调对接194起,化解186条,化解率达95.8%,及时消除社会隐患,有效预防“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科技赋能很“飒”

“快反中心,胭脂湖突发紧急情况,有名男子不慎掉入湖中,请求支援。”快反中心接到指令后,迅速调度附成派出所与街面警务室联合开展工作,同时派出无人机携带救生圈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无人机即刻打开机械臂,准确释放救生圈,用时仅3分钟。

上面这一幕,是附城派出所与街面警务室开展综合演练的现场。

附城派出所实现综合指挥室、社区民警队、案件侦办队,“一室两队”标准化运行。依托现代警务,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方式,安排专人对水域沿线、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管,为水域与校园安全提供科技支撑,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

暖心服务很“实”

校园是希望的田野,派出所的守护之光从不缺席。民警带着案例走进康乐中学教室、西街幼儿园,以防溺水、防诈骗的声声叮咛,为“开学第一课”注入平安基因。

“注意脚下,过马路不能互相推拽。”校门口,无论暴雨酷暑,“护学岗”的警徽总在晨光、骄阳乃至雨雪中准时闪烁,筑起守护生命的屏障。

“警察同志,我丫头找不见了,电话也不接,拜托你帮帮我们。”今年3月初,附城派出所民警接到辖区群众的求助电话。了解情况后,派出所民警一边打电话联系孩子,一边派民辅警外出寻找,但孩子始终不接电话,民警转而通过短信向孩子传递关切。“孩子,我是那天跟你见过面的警察阿姨。我知道你现在很委屈,但父母和我们都非常担心你。如果你愿意,可以把我当作陌生人聊聊你的委屈,我保证只听不说教。”经数10条短信的耐心沟通,孩子终于回复了第一条信息,诉说自己的委屈,民警常正霞敏锐抓住这一“突破口”,继续保持沟通,并以朋友口吻倾听她的烦恼,最终取得信任将孩子成功找回。

今年以来,附城派出所联合教育、应急等部门,对辖区21所学校开展多轮次安全隐患大排查,督促整改问题11处。推动校园安防设施升级改造,实现一键报警装置、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率100%,为校园安全提供坚实硬件保障。根据学校上下学时间,科学设置“护学岗”3处,每天安排警力12人次,在校园周边重点路段、时段站岗执勤,疏导交通秩序,护学安园。 

“在这个不算太大的派出所里,每天都上演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对派出所民警而言,群众的认可是最好的奖励,他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激励我们继续努力。”附城派出所所长金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