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王发强:他的牵挂,在“战场”“港湾”和“一线”

他是打击犯罪的硬核先锋,是孝敬父母的贴心儿子,是帮助群众寻亲的暖心人,他就是临夏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主任王发强。

王发强,男,现年41岁,中共党员,2011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临夏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主任,2020年被省公安厅、省人社厅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2次。2025年10月17日,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他是打击犯罪的“急先锋”
自2019年负责临夏市公安局情报指挥工作以来,他带领团队团结善战、屡立战功,成为临夏市公安局打击违法犯罪的“核心力量”。

面对疑难案件,王发强总能凭借精湛的业务能力找到突破口。2023年2月,他带领团队连续两个昼夜翻阅档案、排查上千条线索,成功锁定潜逃26年的命案逃犯并将其抓获;同年8月,临夏公安“秋风”行动中,他主动请缨研判逃犯线索,跨越省界奔赴青海,在当地警方协助下抓获潜逃25年的命案逃犯,为行动打响“第一枪”;先后奔波河南、河北、青海、西藏等地侦破一起故意杀人案,抓获潜逃33年的犯罪嫌疑人,还带破一起河南命案积案,获公安部贺电表彰。2019年以来,他带领团队累计抓获上网逃犯312名,其中命案逃犯8名,用战绩筑起了守护平安的“铜墙铁壁”。
他是家庭责任的“守护者”
工作中的王发强雷厉风行,生活中的他却有着细腻温柔的一面。2010年,王发强的母亲因意外高位截瘫,父亲冠心病加重,妻子则在东乡县工作,照顾双亲的重担也压在了他肩上。从那时起,他便开启了“工作 +顾家”的双重模式,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工作与生活高速切换的“多面手”。

为了让父母吃好饭,他跟着妻子学做饭,从“难以下咽”练到 “家常味道”;每天清晨 6点多,无论前一晚加班到几点,他都会准时起床做早餐,把父母的药片按次分包好,耐心教父亲服药;只要不加班,他总是第一时间冲回家做饭、喂饭,还要清洗母亲的尿布和衣服,定期给父母洗头、擦身、洗脚,自己甚至还学会了理发。
“只要不外出,我再忙也要回家看看父母有没有按时吃饭。”这是他坚守16年的习惯,用日复一日地陪伴,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真谛。
他是“宝贝回家”的志愿者
“警察是人民的公仆,必须为人民服务。”这是王发强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5年,他偶然看到央视《等着我》栏目,被寻亲家庭的故事深深触动,遂主动加入“宝贝回家” 志愿者队伍。此后,他利用工作之余梳理线索、对接信息,尽全力帮助被拐儿童家庭团圆。截至目前,他已帮助170余名求助者找到家人,用行动搭建起“寻亲桥梁”。2019年初,他还两次受邀赴北京参加央视节目录制,分享团圆故事,让更多人看到公安民警为民服务的温度。

从打击犯罪的“战场”到照顾家庭的“港湾”,再到服务群众的“一线”,王发强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在守护平安、温暖家人、帮助群众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