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先进工作者】石明海:在基层火热实践中书写忠诚答卷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对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其中,临夏州积石山县公安局刘集派出所副所长石明海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石明海,男,土族,1980年7月5日出生,中共党员,2005年4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临夏州积石山县公安局刘集派出所副所长。2024年1月被甘肃省公安厅评为甘肃省第七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特别奖;2024年5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4年8月被甘肃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系统“铸忠诚警魂”第三批“执法办案”政法楷模;2025年1月光荣入选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2025年4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石明海:在基层火热实践中书写忠诚答卷
45岁的石明海是一名从事了20年基层派出所工作的“老片警”。他很平凡,又不止于平凡。他对公安工作无限忠诚、执着热爱,无怨无悔、夜以继日地默默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治安管理防范、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在他的心中,永远镌刻着一份忠诚与责任,永远都坚守着一个藏青色的“警察梦”。
01他是了解百姓疾苦的“贴心人”
石明海有着丰富的公安基层工作经验,他总有接不完的“电话”,答不完的“问题”,还有坐不稳的“屁股”,是一个十足的“大忙人”......
二十年来,他的工作地点不是在出警的路上,就是在田间地头。工作每到一处,他都会第一时间了解辖区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针对特殊家庭情况,会付出更多精力去关注。他能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与群众话家长里短、聊田头村事,解心中烦忧。老百姓的大小事他摸得清清楚楚,当地村民都喜欢与他促膝谈心、吐露心声、寻求帮助。
谈起他与群众打交道的工作经验,石明海说:“从警之初,我也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小白’,面对工作,也总是感到迷茫,遇到难题时也会不知所措,群众工作方法也是捉襟见肘。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对我帮助最大的第一任师傅和诸多传授经验的老前辈们,他们时常给我手把手教授基层民警工作“秘诀”,就是‘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日月为限,不要怕苦怕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基层经验,把每一件工作干到实处,用最大的责任心处理好群众反应的每一件事。’也正是这些曾在工作上帮助我的人,让我在面对基层工作中最棘手的矛盾纠纷时游刃有余,最终让每起矛盾都得到化解。”
2023年,21岁的徐鹏来到大河家派出所成为一名辅警,成为了石明海的“徒弟”。同石明海当年一样,徐鹏跟在石明海身后,边看边学,在一件件基层小事中积累经验,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方法。
“与老百姓沟通是门大学问,刚开始出警不理解,后来跟着师傅才知道凡事要从他们的角度想问题,体会他们的感受,体谅他们的冷暖,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徐鹏说。
底数清、情况明,辖区基本情况一口清,石明海的心中始终记着一本账,上面记录着辖区的平安和谐、群众的安危冷暖。他的身影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他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每一位百姓,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他的付出与坚守。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乡亲们的事就是我的事,守护好辖区百姓就是我的从警初心。”石明海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02他是救助百姓于水火的“急先锋”
如今,走进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刘集乡等几个当时受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地方,一排排崭新住房拔地而起,一幅幅“红砖绿瓦出檐长、幸福笑脸迎朝阳”的温暖画卷映入眼帘,再也不见当年的满目疮痍,昔日破碎的家园如今处处焕发生机,灾区群众逐渐从地震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再忆起2023年12月18日,发生在积石山的那场6.2级地震,当地百姓和石明海仍然心有余悸。
“我是土生土长的积石山县人,从我记事以来,这里从未发生过如此剧烈的地震。”石明海回忆着。
地震发生时,积石山县公安局大河家派出所成为“震中所”。危难时刻,时任大河家派出所副所长石明海紧急带领全所值班备勤民辅警逆向而行,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在余震不断的废墟上,石明海和同事们用血肉之躯搭建救援通道,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从倒塌房屋中救出5名被困群众,疏散安置群众800余人,组织搭建救灾帐篷100余顶,统筹协调接收、搬运、分发救灾物资2万余件,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期间,他还参与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排查安全隐患200余处,极大地确保了震区平安稳定。
李生良是大河家派出所门口一间店铺的老板,他说:“地震过后他店铺后墙开了一个大洞,前门也关不上,石副所长看到后过来安慰我不用担心,让我去安全的地方,店铺他们照看着。”一段时间后,李生良才开始修缮店铺,“这期间我的店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在震后最艰难的日子里,他的警服总是沾满泥土,脸上也写满疲惫,但却始终用坚毅的眼神和温暖的双手及朴实的话语,为受灾群众撑起“平安伞”、筑起“暖心墙”,成为受灾群众的“主心骨”。
“地震可以摧毁房屋,但摧不垮共产党员的信念;灾难可以阻断道路,但阻不断人民警察的担当。”石明海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誓言。
03他是以坚守诠释热爱的“追梦者”
“我们要把群众的每一件烦心事、闹心事当作大事,争取每起矛盾纠纷都能圆满化解。”石明海常以这句话和同事共勉。
2024年春暖花开之际,石明海从大河家派出所调任到刘集派出所,岗位虽然变动,但他全心全意守护百姓平安的初心始终不变。
一次,刘集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电话,称辖区内两户邻居因地界问题发生冲突。石明海立即赶到现场,安抚了双方情绪,避免冲突进一步恶化,并及时联系乡政府、村委会工作人员对争议地界进行精准测量,明确了土地归属。经过石明海数小时耐心地调和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和解,邻里地界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为尽快熟悉刘集派出所辖区情况,石明海经常利用晚上入户走访。来到新建的延碧河社区,石明海和辅警李玉龙一同走进正在装修的村民姬学录家,石明海问起了装修的进度和花费,提醒他们装修时注意安全,临走时还嘱咐一定要检查好各类开关,注意用电安全。
期间,他带领所内民辅警积极推行“警民联调”工作机制,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账,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刘集乡实现了“零命案、零群体性事件、零重大安全事故”的目标。
从警二十载,石明海在4个派出所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从调解家长里短的邻里纠纷,到打击危害民生的违法犯罪,石明海始终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准则,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警徽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闪耀光芒。他用“铁脚板”丈量着民情,用“硬肩膀”扛起责任,用“真感情”温暖着民心,他对这片养育他的土地的热爱、对这片土地上群众的热爱、对警察职业的热爱是他二十载如一日的初心坚守。